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

疯狂ICO进社区:大妈们不懂却都想着能一夜暴富
来源:互联网   发布日期:2017-08-31 11:39:38   浏览:24496次  

导读:8月份,一枚比特币的价格已经突破3万元!而ICO(初始发行代币融资)也成为一种火热的融资方式,连社区里的大妈都参与其中。疯狂的背后,是众多不专业的散户蜂拥而至,他们甚至连比特币和ICO是什么都不太清楚。炒作代币价格已经成为散户投资者的危险游戏。 风...

8月份,一枚比特币的价格已经突破3万元!而ICO(初始发行代币融资)也成为一种火热的融资方式,连社区里的大妈都参与其中。疯狂的背后,是众多不专业的散户蜂拥而至,他们甚至连比特币和ICO是什么都不太清楚。炒作代币价格已经成为散户投资者的危险游戏。

风险显而易见,国内外监管部门都在密切关注这一异常新奇的融资方式的风险,并开始提示风险,乃至试图出手监管。

然而面对这个新兴产物,世界各国态度不一,但多数主要经济体倾向于认为ICO是一种类似于证券发行的行为。将其纳入监管势在必行。

本期将从目前国内ICO的各种乱象入手调查,向读者揭示贵圈的新鲜生态;下期我们将聚焦个案,告诉读者那些疯狂炒作的人是如何操作的。我们的目的是从这些乱象和个案中提示风险,避免误入陷阱。监管层的态度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,敬请期待。(曾芳)

中丽基金战略发展部总经理贺冠华长期关注区块链技术,在参加一些行业会议时他发现,一些ICO项目开始进入小区进行宣传,而参与投资的是社区中的大妈。在路演现场,对于技术和行业应用一概不懂的大妈只关心什么时候能卖代币,认购能够打几折。“人人都想着一夜暴富。”

“币圈太火,链圈人已经不够用了。”在一场金融科技论坛上,一位区块链专家感叹。

所谓的币圈,即通过ICO炒各种虚拟货币的人,而链圈则是指进行区块链研发和应用的专业人士。ICO全称为Initial Coin Offering,模仿股票市场的IPO(Initial Public Offering)而来,即项目发起方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发行初始代币的方式去获得融资,不过初始代币不能用法定货币(人民币、美元等)购买,因为这违反了各国关于融资的法律法规,而需要用比特币、以太坊等流动性较好的数字资产购买。

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、不可篡改、建立信任共识等特点,被认为在银行交易、网络借贷、众筹等金融市场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。诸多大型金融机构、互联网巨头都在研究如何应用落地。但这远不及通过ICO炒币带来的“暴富神话”令人印象深刻。

以太币自发行以来上涨近1000倍,国内亦有代币自ICO以来涨幅超过200倍,部分ICO项目在数小时内便完成募集,部分普通投资人也眼红不断进常据火币区块链研究中心统计,今年上半年ICO的全球总的投资额约为18亿美元,仅中国ICO投资额就接近26亿元人民币。

在业内人士看来,开展ICO的项目也越来越离谱,没有白皮书(相当于项目说明书)、抄袭代码、不看项目资质,甚至项目发起人有犯罪前科等,种种乱象不一而足。

从极客圈到散户

业内人士介绍,在ICO一词火起来之前,这一形式也被称作“币众筹”。以太坊被视为这一模式最成功的开创者。

以太坊是一款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智能合约的开源底层系统。2014年7月24日,以太坊开始为期42天的众筹,一比特币可以换到2000个以太坊,以此筹集到约31529枚比特币,时价约1840万美元。

一位区块链技术平台企业人士介绍,可以将以太坊看做是一个安卓系统,系统内通用一种币作为支付方式。其他的ICO项目看做是系统中的一个个应用(APP)。这些应用中有一些类似于电子游戏,游戏中购买装备、获得技能等都需要支付游戏币。而这个游戏币可以通过系统中的币来兑换。也可以在电子游戏早期发售时就认购。而随着游戏中的玩家越来越多,早期发售的一定量的电子游戏币就有可能升值。

一位业界资深人士介绍,ICO可以看做是一种众筹,不过认购的不是股权而是发起人发行的代币。在平台发布白皮书进行路演后,投资人对平台发行的代币进行认购,这些代币将作为未来项目完成上线后投资人获得其中权益的凭证。而在项目发起人这边,最终都还是需要把这些代币或认购的比特币、以太坊等兑换成为法定货币(人民币、美元等流通货币),用于企业发展支出,比如工程师工资、系统硬件投入等。

上述人士表示,和众筹类似,ICO的早期参与人群也十分小众,集中在极客圈以及对项目发起方十分熟悉的人群之间。但随着以太坊、比特币等价格不断上涨,普通散户投资者对ICO的兴趣增大,而市场上利用ICO圈钱的项目越来越多。

中丽基金战略发展部总经理贺冠华博士长期关注区块链技术,在参加一些行业会议时他发现,一些ICO项目开始进入小区进行宣传,而参与投资的是社区中的大妈。在路演现场,对于技术和行业应用一概不懂的大妈只关心什么时候能卖代币,认购能够打几折。“人人都想着一夜暴富。”

价格、数量随意定

早在两年前参与过ICO的李洋(化名)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,之前做ICO项目要准备大半年,对项目发展有清晰的规划,对于可行性进行第三方分析调研,花很长时间和投资人做路演,费用使用情况明细也都会公开。而在2017年爆发的ICO热,不管项目白皮书内容如何,融资金额动辄数千万元,而且融资时间几天或几小时。其中甚至有连白皮书都没有的项目,就凭发起人的个人影响力,就开始拉微信群进行打款。这样的做法被区块链技术人士调侃称“空气链”,多位受访人士直言“圈钱已经不顾吃相”。

“不像以太坊这样的项目,参与其中的智能合约确认需要消耗代币,现在很多区块链项目根本不需要代币也能完成,但还是去做ICO,而且代币的发行数量、发行价格随心所欲,没有任何依据。”李洋表示。此外,白皮书的技术门槛要求也极高,非专业人士很难看懂项目如何实现。

“ICO为什么这么火,就是现在有了代币的二级市场交易。参与人不在乎团队靠谱度,不在乎项目应用场景,代币上市升值就转手卖掉。”上述业界资深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,原本ICO参与人和VC投资人一样,要经过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等待项目落地,享受权益。但有了二级市场,参与者可以在获得代币后在市场上快速卖出。而大多数代币的最初上市价相较认购价出现数倍涨幅。

一份国内主要ICO项目收益榜单显示,截至8月25日,量子链涨幅达47倍,公信宝涨幅达36倍,币安涨幅达20倍。

不过,并非所有的代币都能有如此高的涨幅。不乏有代币在二级市场开始交易后便接连下跌。

币圈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,此前某代币初始发行价格为0.30元,但在交易平台挂牌之初就达到3.2元,暴涨10倍。但挂牌后该代币价格便一路下滑。“一个项目,一般只有几百人参与,几千人参与的项目在业内已经是很大型的了。”该人士介绍,这也造成代币的筹码相对集中,进而通过坐庄拉升代币价格好进行抛售、出货。

一位业界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,证券交易场所是经过国家授权开立,有完善的制度保障投资者利益。当前ICO领域的交易平台均为民营,不乏有交易平台与项目发起方进行暗箱操作,将一些项目完成代币认购后便打包上交易平台抛售。

贺冠华表示,ICO作为一种低门槛、快捷的融资方式,为少数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了发展机会。但正因为其融资太容易又缺少监管,加上投资人缺少辨别能力,在暴富心态下参与其中,面临极大的投资风险。

多位受访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,当前多数ICO项目已经具备了非法集资、传销的全部特征。

赞助本站

人工智能实验室
相关内容
AiLab云推荐
展开

热门栏目HotCates

Copyright © 2010-2024 AiLab Team.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    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广告服务 | 公司动态 | 免责声明 | 隐私条款 | 工作机会 | 展会港